图书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本馆概况  新书书目  书籍荐读  二十四节气与养生  红色书籍  中华传统文化专题  文集荟萃  相关下载  意见箱 
当前位置: 首页>>中华传统文化专题>>中华传统文化专题>>正文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系列 十四
2022-10-09 15:55  

 

 

中 国 历 法

导读

阴阳合历

中国古历采用阴阳合历,即以太阳的运动周期作为年,以月亮圆缺周期作为月,以闰月来协调年和月的关系。

农历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推行沿用至今。历法对中国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如对农牧业、天文学、社会学、中医学、哲学、数学等都起到过重大作用。中国历法是在长期天文观测的基础上制订出来的,对人类的生存影响最大的天体是太阳和月亮,中国古人认为“阳积精为日”、而月亮为“太阴之精”。因此中国农历是一 种基于阴阳,结合五行学说而制定的历法,不同于现在通用的公历只考虑太阳运动规律的纪元方法。

夏代的历法是中国最早的历法,当时已经依据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就是现存的有关“夏历”的重要文献,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历法著作。而这一伟大贡献是在洛阳完成的。《夏小正》按夏代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述每个月的星象、气象、物象以及所应从事的农事和政事。其星象包括昏中星(黄昏时南方天空所见的恒星)、旦中星(黎明时南方天空所见的恒星)、晨见夕伏的恒星、北斗的斗柄指向、河汉(银河)的位置以及太阳在星空中所处的位置等等。

https://p1.ssl.qhimg.com/t01851fc50a59bdfb9d.jpg

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说:“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夏小正》按十二月的时序详细记载上古先民所观察体验到的天象、气象、物象,形象地反映出上古先民对时令气候的朴素认识,实是华夏民族数千年天文学史的初始阶段--观象授时的结集,是中国现存的一部最古老的天文历法著作。

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传说出自黄帝时代。实际是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以后。

干支纪年,是指中国纪年历法,自上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

在中国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天干的文字来源于古人对万物的规律总结:

甲——万物甲生(出生)

乙——万物乙长(生长)

丙——万物丙然(光耀)

丁——万物丁壮(强壮)

戊——万物戊盛(茂盛)

己——万物己曲(弯曲)

庚——万物庚替(更替)

辛——万物辛苦(艰辛)

壬——万物壬重(任重)

癸——万物癸死(死亡)

十二时辰:

时辰

所指时间

子时

夜半

23-1

丑时

鸡鸣

1-3

寅时

昧旦

3-5

卯时

日出

5-7

辰时

食时

7-9

巳时

隅时

9-11

午时

日中

11-13

未时

日昳

13-15

申时

晡时

15-17

酉时

日入

17-19

戌时

黄昏

19-21

亥时

人定

21-23

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这样就构成一对干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顺序组合,就可以得到六十花甲子/十二生肖年:

01.甲子

02.乙丑

03.丙寅

04.丁卯

05.戊辰

06.己巳

07.庚午

08.辛未

0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https://p1.ssl.qhimg.com/t01a8432eed2efaf3f4.jpg

闰年、闰月

闰,本义就是余数。指历法纪年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出来的叫“闰”。

闰年,凡阳历中有闰日(二月为二十九日)的年,或阴历中有闰月(一年有十三个月)的年;闰余(岁余置闰。阴历每年与回归年相比所差的时日)。

闰日,阳历的平年只有365日,与回归年比较,每年相差5时48分46秒,所以每四年积成1日,加于2月成29日,这一天称为闰日,这一年称为闰年。

闰月,阴历以月球绕地球定历法,每年和回归年的365日5时48分46秒相差约10日21时,积以置闰,所以每三年要闰一个月,每五年闰两个月,每十九年闰七个月。这样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称为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叫闰某月。

四季

http://n.sinaimg.cn/sinacn20191230ac/274/w535h539/20191230/9a6d-imkzenp8005539.jpg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个月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古书常把这些名称作为月份的代名词。《楚辞•哀郢》:“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这里的仲春指的就是夏历二月。

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庄子•逍遥游》: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蟪蛄的生命不到一年。此外史官所记的史料在上古也称为春秋,因为史料都是记年体的。后来历法日趋周密,春秋二时再分冬夏二时,有些古书所列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如《墨子•天志中》“”制为四时春秋冬夏,以纪纲之“,《管子•幼官篇》:“修春秋冬夏之常祭”,《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等

二十四节气

https://p.ssl.qhimg.com/t01d820728366cf263c.jpg

节气产生于中国古代,它反映了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上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反映了农时季节,在农村家喻户晓。随着中国古历外传,华侨足迹所到之处,节气也广为流传。

节气的确立和天文有关。节气是根据太阳在星空间视运动的视位置来决定的。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等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太阳运行到某次就交某节气,实际上24节气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24个不同的位置。

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又分成24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种由太阳运动而确立的24节气反映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与农牧业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又叫农历。在汉初的《淮南子-天文训》中首次出现了完整的24节气名称,与现今通行的名称一致。节气也叫二十四节气,是相间排列的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的统称。

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8/05/2106/133569794_3_20180521061825160


【书籍荐读】

      详见:https://tsg.scctcm.edu.cn/info/1047/1924.htm


声明:文中内容和图片主要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相关作者,此处仅作为内部推荐读物。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