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本馆概况  新书书目  书籍荐读  二十四节气与养生  红色书籍  中华传统文化专题  文集荟萃  相关下载  意见箱 
当前位置: 首页>>书籍荐读>>书籍荐读>>正文
2023年春季学期书籍荐读二
2023-04-07 15:38  

潮  汐  时  光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21年10月7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坦桑尼亚裔英国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Abdulrazak Gurnah)。颁奖词是这样写的:毫不妥协并充满同理心地深入探索着殖民主义的影响,关切着那些夹杂在文化和地缘裂隙间难民的命运

熟悉文学界的读者,对古尔纳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他的作品中经常探讨人类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熟悉文化研究的读者,更会从古尔纳的作品中找到共鸣。他的作品深入挖掘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以及文化背后的权力关系。

因此,当你读到古尔纳的作品时,你会发现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对人类生存和文化传承的深度思考。这也是为什么他的作品在文学和学术界都受到高度赞誉的原因。

像他的经典作品《天堂》《来世》《赞美沉默》《最后的礼物》《海边》等,围绕难民主题,主要描述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状况,聚焦于身份认同、种族冲突。他通过文学揭示了种族主义和文化冲突等问题,强调了个体的生命与情感体验。在传达社会议题的同时,也充满了文学艺术性。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小说《天堂》中写道:“我们都想成为不同于自己的人,但这种转变的代价可能很高,会让我们走向从未想象过的地方。”

无论是想要改变自己的外貌、性格,还是想要拥有更高的地位、更好的生活,我们都有着这种渴望。但是,这种变革所带来的代价却往往是高昂的。

当我们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职业等等时,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走向了一些我们从未想过的地方。这种变革和转变的不确定性是恐惧,是不安,但同时也是新的机遇,是新的发现

–1– 走进每一颗彷徨失措的心灵

古尔纳1948年出生于东非海岸的桑给巴尔岛。这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小岛,多种文化融汇是这里的一大特色。这也是一座充满动荡的小岛,在先后经历了数十年的英国殖民统治与短暂的独立后,桑给巴尔岛于1964年与坦噶尼喀合并组成坦桑尼亚。

1968年,古尔纳以难民身份赴英留学,并在随后几年间开始用日记写下自己漂泊异乡的感受。这些内容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关于其他人的虚构故事,最终形成了他的小说处女作《离别的记忆》。

可以说,古尔纳的作品中所蕴含的感人之情,恰与他本人亲身经历和对故土复杂情感之间的不可分割关系密不可分。他不断回溯于故乡族群的残酷过去,其间不时闪现的残酷景象,无不迫使他再次深思。于是,“记忆”“难民”“身份认同”“残酷”“爱”与“软弱”等主题贯穿古尔纳的所有作品。

他仿佛在拼拼图,不断构建自己的文学世界,捡拾每一个离散者和异乡人,召唤并追寻他乡与故土在心灵深处的记忆。2021年,古尔纳因其“富有同情心的深刻洞察,对殖民主义的影响以及身处不同文化、不同大陆之间鸿沟中难民的命运”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正是他对异乡人彷徨心灵的深切关怀与对移民身份危机的深刻探讨,使古尔纳的作品跨越种族和国界,打动着每一个漂泊不定的心灵。

《赞美沉默》和《最后的礼物》则可谓是姐妹篇。它们聚焦两代移民所遭遇的身份危机,试图探索出路何在。主人公长期试图融入英国都市新生活,渴望被接纳和理解,但却只能在身心俱疲的困境中苟延残喘。他面临着再也回不去的家乡和不适应的他乡之间的两难抉择,所有的希望终成“失望的爱”。这一切无不体现出移民在异国他乡所遭遇的无尽困苦和深沉无奈。

–2–动荡年代的映射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纳尔在1948年出生于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在1960年左右以难民身份来到英国,童年的遭遇让其对非洲人所经历苦难有着感同身受的处境。非洲在殖民时期大量输送到世界各地,在被奴隶主贩卖过程中大量死难者都未曾到达目的地。殖民时期结束后,非洲人们纷纷迎来本该属于他们的独立,可苦难并未就此远去,战争和贫穷再度成为非洲的代名词,落后和困顿的生活让大量底层非洲人仍旧处于长期苦难之中。

曾经身为难民的古纳尔,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也展露出他所曾经遭遇的一切。其通过难民身份得以进入英国,可移民所带来的的孤独和排斥感,仍对古纳尔在角色塑造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孤独和不受欢迎的排斥,他们努力地生活着并期望能够拥有属于他们“家”的地方。

例如古纳尔的一部作品《海边》,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关注的作品。小说多视角叙述,揭露了主人公奥马尔背井离乡的艰辛之路。小到家族恩怨,大至殖民独立史,皆被拼凑成宏大时代背景之下的碎片。作品对于身处异乡,备受苦难之难民群体,尤为关切。其中讲述萨利赫·奥马尔试图用假护照进入英国的故事,书中描绘的如何来通过背井他乡获得生活的救赎,以及在移民后不断面临着层层地困境,这种经历未尝不是古纳尔本身所经历。

根据古纳尔自己的回忆,他大约21岁时开始写作。他的第一部小说,《离别记忆》(1987),初稿完成于1973年左右,但他苦苦寻觅出版商长达12年之久,不断修改。这个故事发生在东非沿海地区,从15岁的哈桑的角度讲述,他渴望通过去肯尼亚的一个亲戚那里生活来逃离他的小村庄的暴力和贫困,但却没有找到他所拥有的东西希望。古纳尔的第四部小说,天堂(1994),被认为是他的突破性作品。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东非,讲述了12岁的优素福被父亲卖给商人偿还债务的成长故事。

古纳尔的经历包括深入非洲大陆内部,观察传统生活方式如何因殖民主义的侵蚀而发生改变。在Desertion (2005)古纳尔阐述了殖民主义对爱情和各种关系的影响,开篇讲述了访问东非的英国学者Martin和他与Rehana的风流韵事;这个故事始于19世纪末,并延续了几代人。在来世(2020)古纳尔审视了20世纪初德国殖民统治在东非的残酷行径及其对坦噶尼喀人生活的影响,尤其是伊利亚斯、哈姆扎和阿菲亚等人物。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代表作书单


《离别的记忆》ISBN:9781526653482

内容简介:这本小说讲述了一次起义的失败,将我们带到了非洲大陆。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他试图摆脱沿海地区的社会困境,并期望得到内罗毕一位富有的叔叔的庇护。然而,事实却出乎他的意料,他反而遭受了羞辱。最终,他被迫回到了破碎的家庭,面对着酗酒暴力的父亲和被迫卖淫的妹妹。

 

《遗弃》ISBN:9780747578956

内容简介:这部小说描述了一段爱情故事,与作者所谓的“帝国罗曼史”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在“帝国罗曼史”中,一个传统的欧洲英雄从国外浪漫的越境中归来,最终以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收场。而故事则在非洲的土地上继续发展,实际上从未结束。

 

 

《赞美沉默》ISBN:9787532790913

内容简介: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桑给巴尔在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后独立仅一年,又在1964年遭遇了革命巨变,监禁、处决、驱逐随之而来,侮辱与压迫无休无止。古尔纳当时仅16岁,三年后他逃往英国,在那里重新开始生活。直到1984年,他才有机会重回桑给巴尔,见到临终前的父亲。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图书馆